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從安東走出的海軍院校

崔曉茜

2025年07月24日08:33    來源:中國軍網222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的展廳內,陳列著一張人民海軍第一所海軍學校——安東海軍學校的珍貴黑白照片。照片中,學員身著白色軍裝,隊列嚴整,步伐鏗鏘有力,彰顯出人民海軍初創時期的蓬勃朝氣與嚴明紀律‌。他們正奔赴知識的殿堂,在那裡,他們研習海軍專業知識,磨煉戰術技能,‌為日后投身海防事業,保衛祖國海疆積蓄力量‌。

1949年2月25日,在中共地下黨員畢重遠和由進步士兵組成的“重慶艦士兵解放委員會”領導下,國民黨海軍最大的一艘軍艦——“重慶”號巡洋艦駛離國統區上海吳淞口,突破國民黨海軍的堵截,於26日駛抵解放區山東煙台港。由於在國民黨空軍的轟炸下受損,“重慶”號巡洋艦於3月20日自沉於葫蘆島港,全艦人員赴遼寧安東集結。3月24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給原“重慶”號巡洋艦艦長鄧兆祥及全體官兵發來一封意義深遠的嘉勉電:“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設自己的空軍和海軍,而你們就將是參加中國人民海軍建設的先鋒。”

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標志著中國人民海軍誕生,原“重慶”號巡洋艦官兵闊步走進人民海軍的行列。為使國民黨起義官兵真正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一所臨時性的海軍學校,其主要任務是對國民黨海軍起義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民解放軍優良傳統教育,使他們樹立起為建設人民海軍服務的思想。

根據命令,海軍學校的組建工作迅速展開。同年5月,安東海軍學校宣告成立,鄧兆祥任校長,原遼西軍區副司令員朱軍任政委,原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遼寧軍區司令員張學思任副校長。學校設有教育(訓練)部、校務部和政治部及供給、衛生、管理、組織、宣傳、保衛等處科,為學員提供全面的教育和訓練。學校分為兩個學員大隊,每個大隊下設3至4個中隊。此外,校部還編設文工隊和警衛、通信分隊。

建校之初,安東海軍學校學員主要是起義的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和“靈甫”號軍艦的官兵。不久,中央軍委指示凡是部隊中曾當過海軍的人員,一律到安東海軍學校報到。學員們在安東海軍學校經過《社會發展簡史》《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政治理論學習和一系列糾正錯誤思想的討論活動,從思想上、政治上劃清了人民軍隊與反動軍隊的界限,堅定了為人民海軍建設服務的決心。

在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海軍方隊走在最前面。來自安東海軍學校與華東軍區海軍的兩個方隊——海軍軍官方隊和水兵方隊,代表著新中國最早的海軍,昂首率先走過天安門。當他們通過天安門廣場主席台時,廣場上的群眾為人民軍隊新出現的軍種歡呼喝彩。能夠成為整個閱兵式的“先頭部隊”,這是全體海軍官兵的光榮,更是安東海軍學校學員的光榮。

同年11月22日,中央軍委決定以安東海軍學校為基礎組建大連海軍學校。安東海軍學校大部分人員調往大連海軍學校,部分人員調往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工作,還有少數人員負責打撈“重慶”號巡洋艦。

安東海軍學校雖僅存在半年時間,但圓滿完成了特定歷史時期的使命,為人民海軍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記錄著人民海軍建設事業的起步與發展,生動展現早期建設者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讓后人得以重溫那段為筑牢海上長城而拼搏的光輝歲月。

(責編:劉圓圓、梁秋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