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水電路網等條件不斷改善——
本報記者 王錦濤 徐馭堯
2025年09月08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西藏自治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藏醫院)影像醫學中心內,一台CT機正在工作,為醫生診斷提供影像資料。
“醫院裡的大型醫療設備、消毒供應中心、院內供暖設施等,需要很大的用電量。隨著電力、網絡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我們不再擔心電力保障問題。”醫院執行院長蔣耀文說,“下一步,醫院還將引入放療儀器等多種大型新設備,並利用遠程手術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以更高標准和水平守護群眾健康。”
“針對醫療等重要民生領域,電力公司專門配置雙路供電保障,筑牢供電‘雙保險’。”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供電公司總經理樊正華介紹。
這背后,離不開4條“電力天路”。2011年12月,青藏聯網工程建成投運,隨后川藏聯網工程、藏中聯網工程、阿裡聯網工程相繼建成投運。4條“電力天路”搭建起雪域高原電力的主干網絡,全區供電可靠率達99.6%,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電力天路”的直接拉動下,西藏電網用電負荷連年刷新歷史紀錄,年均增長15%,最高達276萬千瓦﹔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達154.17億千瓦時,是西藏自治區成立時的593倍。
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也讓高原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腳下,森噶村村民阿旺終於搬進了新家,整潔的小樓、嶄新的家具、明亮的廳堂,他的幸福溢滿面龐。
廚房裡,干淨的自來水汩汩流出﹔客廳裡,電視畫面清晰流暢﹔掏出手機,就可以打電話、看視頻……“我們的生活跟城裡一樣方便。”阿旺高興地說。
臨近傍晚,岡仁波齊山腳下,塔爾欽旅游小鎮燈光漸漸亮起。“路好了,游客往來方便﹔電通了,家電升級,住宿條件大大改善﹔網絡好了,大家在這裡做直播、拍視頻,讓更多人看見阿裡美景。”在鎮上經營著一家小旅館的班旦倫珠感慨:“我們的小旅館深受游客喜愛,趕上旺季,床位供不應求,去年收入達到了30萬元。”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善,截至目前,西藏主電網覆蓋所有縣(市、區),農村飲水安全得到保障,所有行政村實現了光纖和4G網絡通達。各族群眾的生活實現了從水桶到水管、油燈到電燈、土路到油路、氈房到樓房的巨變,告別了“飲水難、用電難、行路難、通信難”的歷史,過上了舒適便捷的現代化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8日 06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