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遵化市堡子店鎮南小庄村、堡子店村——
本報記者 金 歆 張騰揚
2025年09月08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編輯同志:
河北唐山遵化市堡子店鎮堡子店村和南小庄村附近,有人在北嶺河河道和附近耕地盜採盜挖砂石﹔並運來黑色尾礦物質和垃圾回填盜坑。還有人運來大量垃圾,堆在北嶺河邊。我們擔心可能污染地下水和河水,希望有關部門及早治理相關問題。
河北遵化市 王先生
8月29日,記者按照讀者來信提供的信息,來到河北唐山遵化市堡子店鎮。
村民反映:盜採河砂、租地挖砂留下不少坑
在堡子店鎮南小庄村西的北嶺河邊,隻見兩側河岸高出河面七八米,西側河岸有一處豁口,棱角凹凸,面積大約數平方米,斷面露著砂石。
村民柳女士指著豁口告訴記者,前些年附近河道上有人採砂,一直到去年夏天還有人採,村裡很多人舉報過。
村民於女士也表示,自己曾見過有人在北嶺河南小庄村流域採砂,“都是夜裡來採的。”
劉澈(化名)長期擔任北嶺河附近流域的村級河長。他認為,那個豁口應該是發水自然沖出來的,但他告訴記者,採砂行為確實存在,一直到去年7月才停止。自己在2023、2024年都曾就河道採砂向水利部門舉報過。至於是盜採還是有手續,他並不知道。
除了盜採河砂,群眾反映的另一問題是在耕地上挖土採砂石料。
記者按照村民的指引,來到南小庄村南側一公裡處。隻見一片玉米地旁有多個大坑,大的一兩畝,小的也數十平方米。因為前一天下雨,坑裡有積水。
“這些是外面公司包租村民的土地后,採砂石料后留下的。我們這裡土層比較薄,把土挖掉就是砂石。”村民王先生指著一個坑的邊緣對記者說,“你看這土層斷面多整齊,應該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機器挖出來的。”
南小庄村村民劉先生表示,外面公司包租村民土地採砂石料在當地並不少見。他回憶,七八年前,有一家叫“鴻禧鐵選廠”的企業,與自己簽訂協議租了自家20余畝土地,每畝每年1600元。“說是用來‘承料’,其實都是挖地採砂石。採完人就跑了,就給了我一年錢。地也沒給填上,現在啥也種不了。”記者按照劉先生的指引,在南小庄村南側偏東位置發現確實存在一個大坑,深達數米,坑裡長滿了雜草,邊上還圍著鐵皮圍欄。
“我們村圍地採砂的情況更嚴重。”在南小庄村西南側的堡子店村,村民楊先生告訴記者,外來人員租地採砂的情況很常見。“他們包下土地,夜裡採砂,採完就填上,覆上土還給村民。”楊先生說,估計村裡超過一半的土地都有這種情況,“我也租出去了一畝多,每年3000元,租期10年,就快到期了。”
村民擔心:堆放、回填的礦渣、垃圾會污染河水和耕地
“前兒(最近)還有人在挖地採砂石。他們採完就填上坑、覆上土,很難被發現。”楊先生說。
採完砂石就填上,用什麼填?
“用鐵礦渣填。黑的、灰的礦渣都有,還有用垃圾填的。”堡子店村村民郭先生告訴記者,租村裡地採砂的人從外面運來礦渣填埋土地,“現在地裡還能看見一些填進坑裡沒來得及覆土,或者堆在田裡還沒來得及填坑的礦渣。”
記者在堡子店村北的一片耕地中走了個來回,共見到5處礦渣堆:黑色的、灰色的礦渣聚成了直徑接近10米、高兩三米的“小山”(見圖,本報記者張騰揚攝),有的緊挨著生長著的玉米,有的堆上覆了十幾厘米厚的土層,上面長著些雜草。
楊先生無奈地說,在這種採完砂石、填埋覆土上的耕地種庄稼,“第一年還長,第二年就不長了。”
南小庄村也有被傾倒的礦渣,記者在村南側村民所說的“採砂坑”裡看到一些黑色泛白、泛綠的礦渣,還有部分堆放在坑邊。一名村民表示自己以前長期從事鐵礦相關工作,認為泛白的礦渣可能是“硫酸渣”。
“幾年前,就有人在我們村租地暗中採砂石料,並用礦渣填埋。”南小庄村村民王先生給記者展示了一段其今年年初拍攝的挖掘機在地裡夜間作業的視頻,“今年還有人採。”
除了用礦渣填坑,村民反映還有人把外面的垃圾運進耕地填埋。記者在堡子店村北的耕地裡,見到一處垃圾堆。路過的村民告訴記者,村外北嶺河邊還有幾座更大的垃圾堆。
按照村民的指引,記者在堡子店村和南小庄村交界處的北嶺河邊,看到4座垃圾“小山”,每座“小山”高四五米,佔地面積約數畝。
採訪中,不少村民表達了同樣的擔憂:河道邊的垃圾會不會污染河水?礦渣留在地裡,會不會污染土地?這樣的地種出來的庄稼會不會有問題?
當地政府回應:以前確實存在盜採行為,已有一年多未接到新舉報
是否真如村民所說存在盜採盜挖砂石?河道採砂有合法手續嗎?耕地裡的礦渣和河邊的垃圾從何而來?8月30日,記者採訪了遵化市有關部門。
一是河道採砂問題。“遵化全境未批准過河道採砂。”遵化市水利局負責人表示,2024年2月,水利部門在北嶺河南小庄村段附近偶然發現一起盜採河砂的案件線索,按執法權限移交給了堡子店鎮,鎮政府按照破壞河道作出罰款2萬元的處理。
遵化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那起案件外,從2020年至今,堡子店鎮沒有發現其他盜採河砂的情況。“我們主要是由河長和網格員對相關情況進行監督,有情況他們會及時上報。”堡子店鎮黨委書記李鵬飛表示,自己2023年底到堡子店鎮工作以來,沒有接到過盜採河砂的舉報。
對此,劉澈有不同說法。“我2023、2024年曾不止一次向上級舉報盜採河砂。舉報完,有執法人員來扣押機器,阻止採砂,可過幾天又開始採。”
劉澈說自己是在遵化市河長微信群中舉報的,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名為“河掌雲信息平台”的部分群聊記錄:2024年4月他在群裡反映有盜採河砂的情況,並附上了採坑的照片,群中的“河長辦”工作人員回復“已交辦屬地鄉鎮調查處理”。
二是租地偷挖砂石問題。“這個情況存在。”遵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郝紅星開門見山。他介紹,2025年1月和7月,曾在相關區域發現兩起案件,但盜挖規模都不大,其中一起已作出罰款9600元的處罰。除此之外,近年來並未發現類似情況。對於記者看到的“大坑”,郝紅星表示將盡快調查核實。
三是耕地填埋、堆放礦渣問題。遵化市委負責人表示,村民所說的礦渣,初步研判主要是鐵礦開採過程中產生的尾礦砂,也有部分是尾礦泥和鋼渣洗選后的廢料。對於記者展示的5處堆放地,自然資源部門查閱土地性質資料后發現,4處為耕地、1處為建設用地。針對那處建設用地,記者提出,當地村民的土地確權証顯示該處也是耕地。郝紅星介紹,2019年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期間根據當時地上堆放砂石情況“所見即所得”,認定該處為建設用地。
“2019年之前登記的信息呢?”記者追問。
“系統壞了,導不出來了。”
至於礦渣填埋問題,郝紅星表示還需要調查才有結論,暫時不掌握。但據遵化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遵化曾對歷史形成的盜採坑做過整治,其中一些就是用礦渣填埋,“這是符合相關環保要求的”。
那麼這些垃圾、鐵礦尾泥是從哪裡來的?他們填埋或堆放在地裡是否會造成污染?
“這些垃圾和尾礦砂、尾礦泥從何而來,我們暫時不清楚,已經交由公安部門予以追查。”遵化市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張麗娜表示。遵化市委負責人表示,關於尾礦砂、尾礦泥的具體的成分已經採樣送去檢測,目前檢測尚未出結果。“經專家現場初步快檢,不是‘硫酸渣’,不屬於危險廢物。”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如果沒有有害成分,尾礦砂是可以堆放在耕地中的。”對於記者提出的已經填埋在耕地內的礦渣,他們表示后續將進行地下採樣,確認是否含有有害成分。
當地政府表示:已清運所涉地塊全部堆放垃圾,將開展全域大起底大整治
不管是否含有害成分,礦渣可以直接堆放、填埋進耕地嗎?
“工業尾礦渣或尾泥屬於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有可能還是危險廢棄物,按照農田管理相關規定是不能進入農用地的。”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陳世寶介紹,礦渣等含高濃度金屬成分,由於其鹽分和離子濃度高以及缺乏土壤屬性如缺乏有機質、微生物群落等,容易導致作物無法生長﹔礦渣裡的重金屬等成分在自然條件下,會對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造成污染風險,若臨近河流危害更大。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和一般處理原則,即便是一般工業固廢,也須在專門的固廢堆放場所進行堆存,並做好防滲漏措施。對於金屬濃度高的部分,需要進一步通過生物或其他方法進行無害化處理,達到國家工業固廢排放標准后,才能安全地用於填埋或其他用途。”陳世寶介紹。
記者搜索也發現,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向農用地排放……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礦、礦渣等”。
“近年來,對耕地保護、礦產資源和砂石資源管理,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監管。”遵化市政府負責人表示,例如,從今年年初開始,遵化就開始推行無人機監測,共設置15個無人機站,常態化、不定時對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監控。去年底,對盜採砂石風險較高的地方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以前,盜採的砂石價值超過10萬元才能入刑,違法成本低。今年7月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施行后,加大了懲罰力度。”
李鵬飛則坦承,“在遵化西部特別是堡子店鎮一帶,土地貧瘠,土層很薄。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群眾在自家地裡挖砂石自取自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建筑材料需求擴大,這裡慢慢就形成了砂石加工產業。”砂石加工企業目前對當地就業民生起著一定的作用,希望能在嚴格保護耕地、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引導這些企業依法依規經營,讓“夕陽產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對於此次村民反映的問題,“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加緊處理。”遵化市委負責人9月1日介紹,8月30日上午他們就開始清運河邊垃圾,將堆放在耕地的礦渣尾泥清運到臨時安置點,目前已清運完所涉地塊堆放的全部垃圾和尾礦砂、鋼渣洗選后的廢料。當地公安、紀檢監察機關也已介入追查相關責任。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更加嚴厲打擊自然資源領域違法行為,持續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的巡查監管機制,壓實各方責任。同時,開展全域環境衛生大起底大整治行動。后續結果如何,本報將持續關注。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8日 07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