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向著祖國的方向前進(人民論壇)

李洪興

2025年09月09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再會吧,南洋!你不見尸橫著長白山,血流著黑龍江?這是中華民族的存亡!”

  前不久,雲南昆明西山區僑光小學的音樂教室裡,孩子們唱起《告別南洋》。童聲傳精神,唱出先輩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這是一群怎樣的先輩?1939年至1942年,抗戰危急,3200余名南洋歸國華僑青年,在滇緬公路上駕駛卡車,穿越槍林彈雨,搶運物資、搶修車輛,筑起“不沉的補給線”。

  在海外,他們是教師,是醫生,是商人,是工程師﹔回祖國,他們是愛國者,是英雄。遭遇沿途車禍,面臨轟炸掃射,撞上肆虐瘧疾,為什麼仍義無反顧?一句話說得好:向著祖國的方向前進、前進!

  國家危難時盡力作貢獻,是每一名中國人的責任。從南僑機工運物資,到歸僑飛行員奮勇殺敵,再到紐約華僑發起“中國周運動”,中華兒女一往無前、共赴國難,凝聚起全民族抗戰的偉力。

  心向祖國,國能強﹔與時偕行,國能興。無論戰時還是平時,當中國人的“心流”源源匯聚,從牽挂“民族的存亡”到矢志“民族的復興”,精神力量在時空交匯中代代賡續。

  祖國,是眷戀的鄉土,是立足的根基,更是發展的舞台。“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回去吧,趕快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我們!”朱光亞的公開信,戳中更多人的報國心。鄧稼先、錢學森、郭永懷、程開甲……海外學子始終心系祖國,當時代洪流、祖國需要、個人才學相互交融,“應當回去”成了共識,“事業在中國”成了信念。

  今天,抗戰硝煙散去,卻有競爭賽場。面對全球人工智能競爭加劇,海外歸來的姚期智挺膺擔當,抓住“人工智能核心”與“人工智能+”兩大前沿方向,建設匯聚和培養頂級人才的平台基地。為打破技術封鎖,“賣掉別墅回國”的黃大年,帶領團隊用5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20多年的路程,使中國進入深地時代。不同戰線的比拼,不同場域的競技,讓心懷祖國的人們,更有“尋求突破”的勇毅、“搶佔制高點”的堅定。

  前進,從舍身赴死的沖鋒,到建設家國的豪情,再到強國有我的壯志,歷史坐標中的一代代人,有自己的志向與使命,有各自的奮進與拼搏,共同匯成了“以身許國”的時代強音。

  從更宏闊的歷史進程看去,世界人才中心的轉移與世界科學中心的轉移總是相隨相伴。千百年來,歷經輝煌、衰落與強盛,實現從跟跑、並跑到領跑,在發展進程中,活力中國始終為更多人提供干事創業的條件﹔開放中國持續為全球人才涵養謀事成事的空間。

  時代腳步從未停歇,祖國的“磁吸力”始終強勁,回來的“號角聲”依舊響亮。如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仍需在前沿科技加快突破﹔掌握發展主動權,仍待吸納各方智慧、充分鼓足干勁……偉大事業在召喚,注定需要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激發更加活躍的創造。新征程上,把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向前進,必須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准了就抓緊干,把各方面的干勁帶起來。”

  雲南昆明西山,9米高的紀念碑基座上,“赤子功勛”4個字熠熠生輝。億萬赤子,翻動“功勛”的篇章,書寫屬於這一代的新故事。有不變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不懈的追求,腳踏實地、干在當下,就能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9日 04 版)

(責編:彭曉玲、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